【鉴史昭廉】趁机来享乐?没门!
2020-04-01 17:43 来源: 清风龙都

  王綖(1477——1537),字邃伯 ,号龙湫,明朝开州(今濮阳县)人,开州“八都”之一。历任户部主事、卫辉知府、湖广按察副使、河南按察副使、山西左参政、雁门太仆寺卿、四川布政使、都察院副都御史、江西巡抚、大理寺正卿。







 王綖任卫辉知府时,恪尽职守,敢做善为,深得朝廷赞许。当时,卫辉有“南通十省,北拱神京”之美誉,这里商贾云集,冠盖相望,是交通枢纽和集贸繁荣之地,过往的官员较多,给官府平添了不少的麻烦。这两日,京城和地方要员过府十几位,所携家眷、仆丁数百名,不说接迎耗时费力,仅顿顿吃喝,就花去了银子几百两。王綖心想:这可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哪!不行,这无底洞必须堵上,不然我就枉做百姓的父母官。
 一日,差役来报,说京城来客,遂呈上官府批文和书信一封。信的大致内容是:我的家眷归乡,路过卫辉,共有8人,望关照接待为盼。写信人恰是王綖在京任职时的上级户部李侍郎。但王綖见官府批文上需接待的只有三人,现多出五人,就有些不悦。 
 当晚,王綖亲自来到客邸,见到李侍郎家人后双手抱拳,一揖到底。李侍郎家人十分惊愕,说:“在户部,早就听说王大人一向.....今行如此大礼,为何?”
 王綖说:“诸位,自打王綖任职以来,从不敢疏忽懈怠,更不敢徇私枉法。今卫辉乃南来北往必经之地,车船人马供应花费巨大。依朝廷规制,官员出差及家眷探访,须依照官府批文人数招待,其余人等则不在招待之列。望诸位遵守皇制。”说完又一揖下去。
 李夫人说:“什么?我们一路走来都是官府接待,王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?再说吃住花费的银两也不是你自家的,何必那么认真。”
  “公私理应分明,本官岂敢逾越!”王綖说,“李夫人,李侍郎一向为官清正廉洁,这回他着实犯了糊涂。此风不刹,后患无穷,望李夫人见谅。本官礼数至此,诸位请便。”说完,拂袖而去。
 王綖回到府衙后,连夜召集慕僚,商议今后官府接待之事,商定今后凡公费供应严格按照批文限定人数,不得越制,革除各地权贵骚扰,杜绝接待弊政。
 之后,王綖正己率行,自己的饭菜也是以豆蔬为主,一时府衙内节约之风蔚然。过往官员一开始还埋怨招待不周,但观及王綖食用与其无二时,慢慢也就不足为怪了。
 之后,又发生了几次不得不“一揖了之”的接待,也使个别官员多了些怨气。有好友私下劝王綖:“公有公道,私有私便,何必一味地得罪他们呢?”王綖说:“规距是朝廷定下的,违规就是坏制,坏制就会误国害民,只要本官在任,任何人都休想开这个口子!”至此,“一揖待之”的故事被广为传颂。
 嘉靖十一年,王綖任江西左布政使。当朝内阁首辅大臣夏言,权倾朝野,为显示尊贵,要在老家江西贵溪扩建府第,需占用百姓土地,亲自写信命王綖照办。王綖对夏言扩建府第之举竟嗤之以鼻,并把夏言的亲笔书信扔在了地上。同僚都为王綖担忧,但王綖却说:“我不知利害,只知为天子安民耳!”
 嘉靖十二年,朝廷擢升王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,巡抚江西。一到任,就追捕作奸犯科者,受理百姓诉状,清理冤狱,江西社会风气大为好转。
 嘉靖十三年八月,朝廷再升王綖为大理寺卿。任上身体力行,敢作敢为,只要是掌握了部院大臣的过失证据,毫无避讳,当廷弹劾,从不留半分情面。
 王綖坚守清贫,甘之如饴,即使任大理寺卿时,家里也没有专门接待宾客的庭堂,住的仍是土木陋室,吃穿用度一如百姓。
 嘉靖十六年,王綖身染重病,上疏请求辞官还乡,朝廷不允。不久,病情加重,竟病逝于任上。
 明嘉靖《开州志》载:“王綖忠贞傲放,不畏奸佞,宦游卅年,萧如寒素,人颂冰蘖,烈比包公。”
 明朝兵部尚书赵廷瑞评价他说:“王公屡遭不公而节操忠贞不移,屡受贬谪而进取意志不衰,利益不能夺其名节,祸患不能使之畏惧。天下士人若像他尊崇道义、主持公平,定会天下太平,百姓定会安居乐业。”
有诗赞曰:

心清清河清清水,

言诤征鼓铮铮声。

一揖待之传佳话,

青史悠悠谱忠名。

——选自《鉴史昭廉》阳市纪委监委编著


责任编辑: 屈秀铭
随手拍来监督
  • 版权所有:濮阳市纪委监察委
  • 地址:濮阳市金堤路532号 电话:0393-6667111
  • 政府网站标识码:4109000047 备案序号:豫ICP备12023551号-1